西安公安交警 :分秒必争 打造智能信控新模式

2023-03-03 13:54:38   来源:西安公安  责任编辑:cuican

  截至今年1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90万辆,即将突破500万辆。随着疫情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城市“烟火气”迅速回归,主城区交通流量快速上升,高峰时段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交通畅行提速”工作部署,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改善道路出行环境,助力古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西安公安交警全面启动重点区域交通品质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优化交通组织、科学信控调优、重拳整治违法、停车秩序整治”等组合拳,全面开展拥堵点段交通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改善交通出行品质。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
  城市交通畅行提速系列第一期
  分秒必争 打造智能信控新模式
  智能信号灯
  让出行不再堵心
  优化“信控”是城市拥堵病的一剂良方,西安公安交警不断深化智能信号灯改造成果,根据交通流特性和路况信息精准“把脉”,通过动态、精细、多样的信号控制对症“施药”,对于拥堵点段“一点一策”“一线一策”专项研究,有效减少延误、提升通行效率。
  下面
  我们以祥云路——灞柳西路交叉口为例
  看看如何巧用交通信号灯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智慧信控对上潮汐车流
  这个路口排队缩短了300余米!
  祥云路与灞柳一路位于西安灞河东岸,是灞河两岸交通往来的重要走廊,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作为交通流转的关键点,交通流量极大,同时为“丩”字形异形平交口,交通组织形式复杂,高峰时段拥堵严重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祥云路——灞柳一路路口示意图
 路口车辆通行冲突
  受道路条件影响,该路段渠化呈现出“Y”字形交叉,路口混放导致直行与左转车辆冲突明显,且灯时切换时车辆清空时间不足,导致路口内车辆滞留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其他方向车辆通行,通行效率整体低下。与此同时,该路口早晚高峰流量变化明显,具有明显的“潮汐特征”。早高峰西向东直行与西向南右转前往洪庆、现代纺织产业园上班的车流量大,晚高峰东向西直行与南向西左转返回纺织城住宅区的车流量大。前期,该路口白天时段仅运行单一信控方案,导致平峰、低峰时段出现长时间“绿灯空放”现象,高峰时段路口严重拥堵排队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市民出行的顺畅体验。
西进口早晚高峰流量差异
  
南进口早晚高峰流量差异
  
早高峰西进口车辆积压在灞河田王桥上
 
晚高峰南进口车辆长排队
 
  西安公安交警多次现场调研
  通过“西安市大数据+信号优化监视平台”
  对该路口数据流量进行反复分析研判
  最终为该路口“量身”打造了
 
  活用相序 妙解冲突
  原放行模式下,车辆东西对放导致冲突明显,在不改变车道渠化的前提下,西安公安交警巧妙调整放行顺序,将原先的“东口单放→东口直右+西口直左右”放行模式优化为“西口单放→东口直右+西口直左右→东口单放”的放行模式,在新放行模式下,西向北左转车辆将会优先通过路口,从而减少与东向西向直行车辆的车流冲突。
  巧用清空 规范秩序
祥云路——灞柳一路渠化简化示意图
  针对南北向进入路口的车辆无法及时驶离,对后续东西向车辆通行造成影响的问题,西安公安交警在南北向放行阶段结束后,增设了全红清空时段,在东西向车辆驶入之前将路口内滞留车辆清空,从而消除滞留车辆带来的车流冲突。
优化前路口相位示意图
优化后相位示意图(早高峰)
  细分时段 因时制宜  通过对该路口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及全天流量特点进行分析,将该路口全天精细化分为7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人车流量制定了4套优化配时方案,分别为早晚高峰、平峰、低峰和夜间时段方案,在确保路口最大周转效率的同时,降低路口空放和高峰排队时间。
祥云路——灞柳一路交叉口方案及时段划分
  优化后的祥云路——灞柳一路交叉口早高峰排队距离过长的问题基本得到消除,早高峰时段车辆排队长度由原来的380余米缩减至70余米,原来需4—6次排队通过,优化后仅排队一次即可通过路口。晚高峰时段,南进口排队长度由210余米缩减至50余米,原本需2—4次排队通过,优化后仅需一次或者不排队即可通过路口。经过信号调优工作,早晚高峰车流均提前30—40分钟得到疏散。由于拥堵情况极大减少,早高峰期间机动车抢占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也得以消除。同时通过相序的调整以及全红灯时的增设,路口内各股车流间冲突得以消除。
优化后早高峰

优化后晚高峰
  分秒必争
  打造智能信控新模式
  祥云路与灞柳一路信号灯配时优化案例,是西安交警日常信号配时优化工作的一个缩影。西安公安交警今年将全面深化智能信号灯建设应用,持续优化信控系统,以缓堵保畅为中心,推动交通信号与多源数据、指挥调度、交通组织、隐患治理的深度融合,实行单点优化、干线协调、区域联动相结合的“点、线、面”信号灯系统治理“西安模式”,推进城市畅行提速,努力让西安每条道路都成为安全、和谐、畅通的平安大道。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刊登 联系方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20053  备案号:陕ICP备15002333号-1  地址:西安市666号信箱  联系电话:029-88220464
版权所有:陕西新丝路杂志社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陕西百望律师事务所程向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