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新使命呼唤新作为

2019-01-12 21:01:46   来源:新丝路杂志  责任编辑:cuican

                                                                                               文/张宏安
        在世界的东方有位巨人,这位巨人就是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长龙,那条长龙就是中国。在亚洲大地上有一个地大物博,疆域辽阔,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就是中国。
        翻开厚厚的历史书页,缅怀漫漫岁月,便可凝聚缕缕遐想,昔日的祖国真的是苦不堪言。侵略者一次次的铁蹄践踏,帝国主义一次次的大炮轰炸,炎黄子孙一次次的惨遭杀戮,祖国大好河山多次易手他人。中国人民也一直在总结,在反省。当“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响起时,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开始奋起反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黑夜里规划治国方略,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走过。
        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华夏儿女为之雀跃。沉睡了几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被建设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谁不惊叹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
        找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方位和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希望作家艺术家都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是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价值与地位的至高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同样适用于文艺工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直接体现和有机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集中阐述其长期以来关于文艺工作的深刻思考和鲜明主张。这两次重要讲话都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文采飞扬、观点鲜明,既破解了一段时间以来困扰文艺理论和实践的普遍问题,如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等,也鲜明回答了当代中国文艺遇到的特殊问题,如社会主义文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文艺作品评价标准问题,文艺界人民团体在行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尤其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重要讲话对包括中华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论述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旗帜鲜明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南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以人为本是国家昌盛的前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管仲曾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那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就是全面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
        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追求。时刻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按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这一客观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推进,补齐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现在每个企业都在说:以人为本。朴素点说,就是以员工为中心,重视员工的需要,重视员工的发展。纯粹的以人为本,那是慈善机构,不是企业。把企业盈利与员工发展相结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企业盈利与员工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一个共赢举措。
       人民是评卷人,坚持把人民中心思想贯穿发展改革全过程,把群众赞不赞成、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民生工作的标准。
        国家繁荣是个人幸福的保障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么个人的价值大小、成就高低取决于国家的兴亡盛衰。而中国梦是一个比较高远的目标,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梦想是推动历史车轮的动力,很显然中国梦是个人梦实现和存在的前提。
        中国梦本质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历史上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出现“民穷而国强”的国家,也没有国家贫弱而人民能够尊严生活、安居乐业的国度。国泰才能民安,民富国才能真强。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拥有美好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算真正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民族复兴梦,归根到底是个人的梦,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成员。中国梦为每个追梦圆梦的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造福全体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源头活水来自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人民,国家繁荣是个人幸福的保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筑牢的坚实根基,在不断迈入深水区的壮阔进程中,改革大业一定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续写新时代的壮丽新篇。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首历史: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也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邓小平说过:“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的一员取得资格,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要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奔向小康社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坚信,我和我的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作者系新丝路杂志社副社长)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刊登 联系方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20053  备案号:陕ICP备15002333号-1  地址:西安市666号信箱  联系电话:029-88220464
版权所有:陕西新丝路杂志社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陕西百望律师事务所程向辉主任